孙魁:努力奔跑的追梦人
孙魁:努力奔跑的追梦人
主治医师,骨外科主任。兼任淄博市骨科委员会关节镜组委员,“健康周村大讲堂”授课专家讲师团讲师。曾在解放军第148医院骨外科工作,2015年参加全军创伤显微外科学习,曾先后前往解放军第89医院、第三军医大学二附属医院进修学习,2016年进入我院骨外科工作,带领科室团队在创伤骨科、管状骨骨折髓内钉,关节镜下膝、踝关节手术,髋、膝关节置换术及嵴柱外科手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,填补了院内技术空白。
2010年,结束转科的孙魁被安排到骨外科工作,开始了作为一名骨科医生的从医之路。10年的临床工作,当年那个上手术台还略感紧张的年轻医生,现在已成长为一名学科带头人、科室主任。
.jpg)
他是同事口中的孤胆英雄
2019年三月,骨外科来了三位因腰椎骨折就诊的老人,年龄都已超过七旬,因为疼痛难忍前来就诊。经过各项检查、风险评估以及科内讨论,孙魁主任决定为三位患者行骨水泥椎体成形术,以快速缓解疼痛。对于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,骨水泥椎体成形创伤小,后能迅速缓解病情、疼痛,但是这个手术需要手术者暴露于X光下,所以很多医生并不愿意开展。为了早日缓解三位老人的病痛,孙主任决定集中接台为他们手术。手术那天,科里年轻的医生跟随他一起来到介入导管室,想与他共同上台。但出于防护的考虑,他把他们都“赶”到了控制室里,只身一人上了手术台。为了方便操作、缩短手术时间,他甚至放弃了帽,只是穿了一件简单的铅衣。定位、透视确认、穿刺,一步步熟练的操作着。年轻医生韩豪杰说:“空荡荡的手术间里,孙主任像极了一位孤胆英雄,守卫着救死扶伤的阵地。这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,就在那一刻,让我明白,我在跟着孙主任学习专业的同时,更应该学习这种担当的精神。”
他累计暴露在X光下两个多小时,厚重的铅衣下早已汗流成河,但来不及顾忌这些,他换下衣服匆匆赶回病房,查看患者术后情况。在看到三位患者疼痛明显缓解,他才放心的去休息。
轻伤不下火线,他用行动诠释实干担当
每次有事要找孙主任,你会发现他都在医院。他说:“这四年,除了因为开会去过一次外地,我天天都在医院。”
去年冬天,骨外科病区患者收治人数和日手术台次均创下新高,除夜班人员有休息外,其余人员均开启了“五加二”的工作模式。除去每天5、6台手术,孙主任还要查房、坐门诊,长时间、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略显疲惫。就在那段时间,他总是觉得头痛,自己吃了几天的脑清片也不见好转,测血压有些偏高,他找到高血压门诊的路岩医生,路医生建议他休息一段时间,“近科室特别忙,本来就人员紧张,我要是休息,会影响科室工作和手术的,不是大问题,你给我开点药就行了。”吃上药,他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……
.jpg)
.jpg)
医生,本就是个高风险、高强度的工作,但同时也是个高奉献的工作,就像孙主任一样,“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”。
谋学科发展,他带领科室努力追梦
严于律己、勤于施教,是科室同事对他的评价。孙主任说:“医学发展日新月异,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理念层出不穷,看看在上级医院工作的老师、同学都在不断努力学习、科研,作为基层医院的我们,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。”为了鼓励年轻医生学习、他们快速成长,他大胆提出年轻医师科内讲课的方案,每周轮流安排新值班的医师为全科人员讲课。在听课过程中,高年资医师再结合自身经验为其讲解内容给予补充。
“现在,骨外科门诊、住院患者越来越多,说明百姓对我们信任越来越大、期望越来越高,我立足自身,朝着目标更加努力地学习,不断完善已经开展的手术,积极开展新的技术,要对得起老百姓的这份信任和期望!”
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,在李执庚、崔贤在、孙涛等老一辈骨科专家的帮助下,他克服重重困难,积极开展了股骨、胫骨、肱骨髓内钉、腰椎plif手术、经皮椎体成型、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、保膝术(胫骨高位截骨,腓骨高位截骨),全膝关节置换术。2018年,他接过前辈手里的接力棒,带领骨外科在关节外科、嵴柱外科、运动医学等领域不断拓展,一路高歌勐进,在继承和创新的道路上奋力前行,特别是膝关节置换及胫骨高位截骨术的相继开展,标志着我院骨科在膝关节阶梯治疗领域已跻身本地区前列。
乘着医院学科建设年的东风,孙魁主任带领着骨外科团队,正在努力奔跑,继续追梦!